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09篇
  免费   8564篇
  国内免费   15109篇
化学   31643篇
晶体学   1781篇
力学   3238篇
综合类   1634篇
数学   7298篇
物理学   2158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1566篇
  2021年   1540篇
  2020年   1536篇
  2019年   1556篇
  2018年   1509篇
  2017年   2106篇
  2016年   1618篇
  2015年   2391篇
  2014年   2772篇
  2013年   3610篇
  2012年   3615篇
  2011年   3996篇
  2010年   3924篇
  2009年   3875篇
  2008年   4402篇
  2007年   3839篇
  2006年   3797篇
  2005年   3173篇
  2004年   2547篇
  2003年   1779篇
  2002年   1960篇
  2001年   1874篇
  2000年   1995篇
  1999年   1127篇
  1998年   572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95篇
  1987年   171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104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18篇
  1971年   11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Cavitation erosion is caused in solids exposed to strong pressure waves developing in an adjacent fluid field. The knowledge of the transient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in the solid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ause of damaging by comparisons with breaking points of the material. The modeling of this problem requires the coupling of the models for the fluid and the solid. For this purpose, we use a strategy based on the solution of coupled Riemann problems that has been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the coupling of 2 fluids. This concept is exemplified for the coupling of a linear elastic structure with an ideal gas. The coupling procedure relies on the solution of a nonlinear equation.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solution is proven. The coupling conditions are validated by means of quasi‐1D problems for which an explicit solution can be determined. For a more realistic scenario, a 2D application is considered where in a compressible single fluid, a hot gas bubble at low pressure collapses in a cold gas at high pressure near an adjacent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A new kind of nanocomposite (NC) hydrogel with Na‐montmorillonite (MMT) i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The NC hydrogels were synthesized by fre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and (3‐acrylamidopropyl) 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ATC) in the presence of MMT and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 used as chemical cross‐linker. Due to the cation‐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MMT and ATC (cationic monomer)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NC hydrogels, MMT platelets were considered chemical “plane” cross‐linkers, different from “point” cross‐linkers. With increasing amount of MMT, the crosslinking degree enhanced, causing a decrease of the swelling degree at equilibrium. Investigation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dicated that NC hydrogels exhibited enhanced strength and toughness, which resulted from 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exfoliated MMT platelets and polymer chains in hydrogels. Dynamic shear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both storage modulus and loss modulu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MT content. The idea described here provided a new route to prepare hydrogels with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by using alternative natural Na‐MMT.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15 , 53, 1020–1026  相似文献   
13.
14.
以六水氯化镁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四方体MgO,考察其对有机染料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通过TGA-DTA、SEM、XRD、N2-sorption和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结果表明,原料浓度、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四方体MgO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小,而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助于有序结构的组装.温度170℃、时间24h、MgCl2·6H2O与C6H12N4浓度比为1∶2和表面活性剂PVP是制备四方体MgO的最佳条件.在溶液浓度10mg · L-1的单一吸附实验过程中,四方体MgO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为91.3;和22.3;,吸附过程均为单层吸附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在溶液浓度40 mg·L-1、甲基橙和亚甲基蓝浓度比3∶1的混合溶液吸附过程中,四方体MgO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为80.1;和97.9;.  相似文献   
15.
在50 ~ 340 K不同温度下,利用紫色激光(λ=405 nm)对银/铋锶钙铜氧2223异质结界面进行辐照,观测到明显的光生电压效应,发现光生电压的极性分别在超导转变温度TC与320 K附近发生了反转,排除了激光产生的热电势是产生光生电压的原因,分析表明银/铋锶钙铜氧2223异质结界面处存在内建电场:光生电压由异质结界面处的内建电场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产生的.超导转变温度TC之下以及320 K以上,内建电场方向从超导体指向金属电极;超导转变温度TC与反向温度320 K之间,内建电场从金属指向超导体.  相似文献   
16.
吸附法是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重要方法,开发新型吸附剂一直是研究热点.利用浸渍法和水热法制备了片状和无定形的纳米CeO2吸附剂,探讨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分析pH、吸附时间、六价铬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循环吸附实验考察纳米CeO2吸附剂的再生能力.结果表明:厚度30 nm、直径大小约为400 nm的片状CeO2吸附剂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更快的吸附速率,80 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两种吸附剂的最佳吸附pH为3;吸附动力学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等温吸附过程,表明纳米CeO2对六价铬的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片状CeO2四次吸附-解吸实验之后吸附率稍有下降,表明片状CeO2吸附剂有较好的再生能力,因而,该片状CeO2吸附剂适用于与酸性Cr(Ⅵ)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李悦  王博  朱晓丽  刘昆 《人工晶体学报》2021,50(11):2156-2163
通常采用以氢氧化物作为造孔剂,过渡金属硝酸盐或氯化物作为石墨化催化剂的传统两步法策略制备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然而制备过程中多涉及有毒和腐蚀性试剂,且多步骤的过程耗时较长。本文以双氰胺为原料通过热缩聚反应得到g-C3N4,采用高铁酸钾为催化剂一步法实现g-C3N4的同步碳化-石墨化,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与传统的两步法相比,该方法耗时少、效率高、无污染。与初始的g-C3N4材料相比,石墨化g-C3N4衍生碳质材料不仅显著改善了可见光的吸收,而且大大增强了光催化活性。研究了不同石墨化温度对g-C3N4衍生碳质材料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影响。700 ℃下制备的衍生碳质材料的降解率为12.4 mg/g。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g-C3N4衍生碳质材料的光生载流子密度、电荷分离和光电流(提高了5.4倍)均得到显著提高。因此,该简便、灵活方法为提高g-C3N4衍生碳质材料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稳定温度分层湍流中的结构特性、输运特性,以及热量、动量逆梯度输运现象的尺度效应及其参数演化.首先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稳定分层湍流中的结构特性和输运特性进行了分析,将逆梯度输运发生的时间尺度作为已知条件,结合关联量分析方法在波数空间中的解析解,对逆梯度输运现象的尺度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稳定分层强度较大的流动中发生垂向热量及动量逆梯度输运现象,发生的结构尺度与关联分析所发现垂向热量、动量逆梯度输运的波数形成了呼应.随着分层强度增加,热量、动量的输运强度均受抑制,与逆梯度输运关联的流场结构尺度减小,同样的效应也发生在流场结构向下游演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依据显色偏振、布鲁斯特角等原理详细解释了透明塑料盒上彩色条纹的形成过程,并进行实验验证,排除了薄膜干涉、色散、散射等其他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0.
张晶  潘亚妮  刘丁  牟伟明 《人工晶体学报》2018,47(12):2429-2435
在直拉法制备硅单晶的过程中,要得到优质的晶体必须建立合理的温度分布,而单晶炉内热场的分布与工艺参数的设定密切相关.其中以晶体转速、坩埚转速和拉速等三个工艺参数对热场分布的影响尤为显著.为了确定最佳热场分布下晶转、埚转及拉速的设定值,本文采用响应面算法通过方程拟合、回归分析等步骤求解这三个工艺参量与温度梯度之间的最佳函数模型,并在该模型下同时对这三个工艺参量进行优化分析,且通过仿真实验和拉晶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